单克隆抗体的电荷异质性主要由翻译后修饰及降解引起,这些变化影响抗体的电荷特性,如等电点和电荷分布,从而导致多种电荷变体的生成。抗体的电荷变体通常分为酸性电荷变体和碱性电荷变体,而表现出正常表面电荷的抗体则被称为主峰。在分析过程中,这三种电荷变体因洗脱时间的不同而被有效区分。电荷变体作为单克隆抗体的重要质量属性,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潜在影响。许多研究表明,酸性电荷变体对药物效力有更大不利影响,因此在生产单克隆抗体时,优先减少酸性电荷变体的含量。
以曲妥珠单抗为例,其酸性电荷变体与重要乳腺癌相关因子的结合力较低,抗增殖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体内,酸性和碱性电荷变体的清除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指出,酸性电荷变体在组织中的保留率低,而碱性电荷变体则显示出较高的血液清除率。为确保抗体药物的电荷特性,生产过程中通常会直接去除酸碱性电荷变体,这往往导致蛋白回收率降低,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性和生产效率。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牛磺酸不仅能够降低抗体碱性电荷变体的含量,还能提升主峰的比例,同时促进活细胞密度的提升和抗体产量的显著增加。牛磺酸对抗体的糖基化、聚体及片段化等质量属性的影响相对较小。这项研究为未来在抗体生产过程中调控电荷异质性以及提高抗体药物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单克隆抗体的电荷异质性还可能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细胞培养介质、细胞死亡后释放的胞内酶、纯化过程以及储存时的温度和pH。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不同电荷变体的产生。
例如,产生酸性电荷变体的一种机制是共价加成物的形成,尤其是当培养基中存在还原糖时,葡萄糖或乳糖可能与赖氨酸残基发生反应,从而引发电荷变体的变化。此外,温度的变化对电荷变体的生成也有显著影响,较低的温度能够降低酸性电荷变体的水平,但同时可能导致碱性电荷变体的增多。
在这一背景下,尊龙凯时倡导开发新的细胞培养基,以便更好地调控抗体的电荷异质性。例如,通过添加尿苷,实验表明可以显著提高抗体的表达量,同时修改其电荷变体的结构。尿苷的引入改变了抗体碱性变体的组成,尽管赖氨酸的变体含量降低,但其他非赖氨酸的碱性电荷变体含量却增加了。
总的来说,牛磺酸、尿苷及其他抗氧化剂在抗体的生产过程中展现出积极影响。通过抑制活性氧的生成和提高培养液的还原性,能够有效减少氧化变体的产生。尊龙凯时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抗体开发技术的前沿研究,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