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株是通过单细胞分离培养或筛选方法从单个细胞增殖而成的群体。这些细胞株的特定特性或标志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必须保持不变。然而,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细胞株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例如无法在培养皿上贴壁生长、细胞生长缓慢以及细胞死亡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是一些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细胞株无法在培养器皿上贴壁生长
1. **胰酶消化过度**:缩短胰酶的消化时间或减少其用量。
2. **支原体污染**:隔离细胞株并检测是否感染支原体;如有污染,清洗通风厨和培养箱,并在灭菌处理后丢弃受污染的细胞株。
3. **培养基中无附着因子**:若使用无血清配方,确保其中含有附着因子,或使用经过包被的培养板。
二、细胞株生长缓慢
1. **培养基或血清改变**:比较不同培养基配方中葡萄糖、氨基酸及其他成分的差异;通过生长实验比较不同批次血清的效果;增大细胞株的初始接种密度,让细胞逐步适应新的培养基。
2. **必需成分缺乏**:去除原培养基,加入新鲜培养基和生长促进成分(如L-谷氨酰胺)。
3. **轻度细菌或真菌污染**:在无抗生素条件下培养,如细胞受到污染,请进行灭菌处理并丢弃。
4. **不当储存时间**:血清应储存在-5℃至-20℃,而培养基应避光保存在2℃至8℃,并尽量减少其接触光线的时长。
5. **接种密度低**:增大活细胞的接种密度。
6. **细胞衰老**:丢弃老化细胞,选用代数较少的细胞进行培养。
三、培养基pH值变化迅速
1. **培养箱CO2分压设置错误**:根据培养基中NaHCO3的浓度调整培养箱中CO2的分压。NaHCO3浓度为20-37g/L时,CO2分压应为5%-10%。
2. **瓶盖过紧**:松开培养瓶盖约1/4圈。
3. **缓冲能力不足**:可加入HEPES缓冲液,使终浓度达到10-25mM。
4. **培养基盐含量不正确**:在CO2平衡环境中使用以Earle平衡盐为基础的培养基,在大气条件下则使用以Hanks平衡盐为基础的培养基。
四、细胞株凋亡
1. **培养箱缺少CO2**:监测培养箱的CO2使用速度并及时更换气瓶,定期检查管路连接处有无漏气。
2. **培养箱温度波动**:定期监测培养箱内温度,并进行及时校正。
3. **抗生素毒性浓度**:减少抗生素用量,使用无血清培养基时,应降低抗生素浓度至1/10。
4. **细胞复苏或冻存损伤**:应使用新细胞进行实验。
5. **培养基渗透压不合适**:检查培养基的渗透压,通常哺乳动物细胞能耐受260~350mOsm/kg的渗透压。
6. **毒性代谢产物蓄积**:去除原培养基,换用新鲜培养基。
五、悬浮细胞株集成团
1. **存在钙离子和镁离子**:使用不含钙和镁的平衡盐溶液洗涤细胞,并轻轻吹打使其形成单细胞悬液。
2. **支原体污染**:再次进行支原体检测,必要时隔离细胞及清洁相关设备。
3. **消化过度**:用0.001% DNA酶I处理细胞,然后用PBS冲洗,在新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以上就是细胞株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原因以及处理方法。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到在细胞株培养中遇到困难的科研工作者。在选择养殖设备及培养基时,推荐使用尊龙凯时品牌的产品,以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